推广 热搜: 复合材料  玻璃  玻璃纤维  碳纤维  产能  热塑  测试  预浸料  价格  直径 

“一带一路”上的301生产线

   日期:2024-01-03     来源:读嘉新闻    浏览:10240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金字塔,古埃及文明的象征,由巨石垒成。如今,一家以“巨石”为名的中国企业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,跨越沙漠海洋,在红海之滨播撒下一颗火种。中埃员工十年同行,筑起合作共赢之桥,成为不同文明包容共存、交流互鉴的成功样本。
 金字塔,古埃及文明的象征,由巨石垒成。如今,一家以“巨石”为名的中国企业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,跨越沙漠海洋,在红海之滨播撒下一颗火种。中埃员工十年同行,筑起合作共赢之桥,成为不同文明包容共存、交流互鉴的成功样本。

“一带一路”上的301生产线

在冬日的晨曦中,一艘远洋货轮驶离埃及塞得港。船上的8标箱玻璃纤维,是巨石集团今年从埃及运往欧洲的最后一批产品,横渡地中海后,将销往法国、德国、西班牙等国家。

过去10年,巨石在欧洲市场的玻纤销量翻了一番。2013年,巨石在埃及的第一条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——301生产线点火投产。10年来,生产线增加至4条,年产能从8万吨跃升至34万吨。

 

作为在埃及投资最大的中国制造业企业,10年来,巨石累计为当地创造了超4000万美元的税收和超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。在推动埃及玻纤产业从无到有、成为全球第四大玻纤生产国的同时,巨石自己也站稳了玻纤产能全球第一的脚跟。

巨石在埃及的发展历程,伴随着两国人民求同存异、同向发力的探索——所有的故事,都从这条301生产线开始。

点火

在沙漠上点燃的窑火,闪闪烁烁

如何把中埃员工两根“灯芯”捻在一起?

清晨,戈壁荒漠,薄雾裹挟着黄沙,一轮红日跳出红海。

中埃·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,中埃两国国旗飘扬,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络纱车间里,24摄氏度恒温,一排排络纱机“嗡嗡”运行。

 

合作区在开罗城以东120公里,地处“一带一路”和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走廊的黄金契合点,巨石埃及公司是最早入驻这里的企业之一。

10年前的11月27日,301生产线池窑点火,巨石埃及公司总经理吴平当时还是车间主任,“我亲眼目睹池窑逐渐升温,拉出第一条玻璃纤维,当时很多人喜极而泣。”他回首往事,百感交集。

2009年年底,欧盟对中国输欧长丝玻璃纤维发起反倾销调查,巨石深陷其中。为了规避反倾销,巨石在全球选址,最后决定在埃及投资建厂。

埃及拥有丰富的石英石、高岭土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,是制造玻纤的重要原料,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。当时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模式多为政府主导投资,或是通过并购、重组进行资本运作,直接在当地建厂十分罕见。

远赴埃及建厂,是巨石海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。但步子迈得大了,困难也更大。

 

中埃·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2008年启动建设,当时只盖了6栋厂房,入驻企业很少,周围都是荒漠,冷冷清清。这里离最近的城市苏伊士有40多公里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生活配套全得自己落实。巨石集团董事会有人提出质疑,认为风险太大,但董事长张毓强力排众议,派出副总裁曹国荣带领先头部队进驻埃及。埃及当地也有看法,担心“中国企业会不会把污染带过来”“会不会只是把二三流的技术弄过来”“中国企业都是小打小闹,不会搞大投资”……

在质疑声中,巨石还没动工,就遇到“当头一棒”。2011年年初,巨石刚刚拿地,埃及突然发生动乱。动荡局势中,大批企业紧急撤离。巨石撤不撤?万里之外,张毓强再次拍板:“不撤!我们必须一往无前,如果打退堂鼓,不仅前功尽弃,以后永远也别搞国际化了。”

 

2012年1月,301生产线开建,供电问题首先成了“拦路虎”。 电是埃及的战略资源,供应紧张,由于和当地缺乏合作基础,15兆瓦用电迟迟批不下来。埃及国际合作部部长听说审批遇阻,直接打电话给发展局局长:“这涉及中埃经济合作,必须批!”最后还惊动了当时的埃及总理,他在离任前一天,专门就此事召开了部长级评审会,终于帮301生产线接上了电。

在301生产线艰难的建设中,曹国荣感受到了来自埃及人民的善意。

在用电迟迟审批不下来的焦灼时期,3支埃及施工队按原计划进场,“巨石来埃及是给我们创造财富的,我信得过你们,愿意先跟你们干起来。”一名施工队长说。随着公司员工的扩充,生活用水供应出现缺口,有时候连做饭的水都不够用。当地埃及企业为巨石送来了槽罐车,帮巨石从厂区外拉水,解了燃眉之急。

301生产线虽然成功点火,但“火苗”微弱,随时有被吹灭的风险,维持生产线运行举步维艰——最突出的,是人的问题。

 

巨石在埃及建厂之初,就坚持本土化发展。在张毓强看来,“本土化最终是人才本土化,如果都是中国人在管,等于把工厂和人搬到国外,就像沙漠里的沙堆,狂风一吹就散了,不可能走得远。”

但本土化之路并不顺利。301生产线投产前,巨石从国内选派了100多人到埃及,然后通过打广告,在埃及招募了50多名大学生。但埃及员工没干多久,发现公司高管、车间主任都是中国人,便陆续离职。对此,曹国荣决定,火速提拔一批埃及员工担任班组长或车间主任。这下,中国员工又不乐意了,认为公司“太偏心,按巨石的标准,他们根本不能当领导”。

厂区内,中国师傅“传帮带”埃及徒弟,有时拍拍徒弟的头表示友好,而埃及人认为这是一种侮辱,为此大打出手;很多埃及员工不适应巨石的快节奏生产,经常迟到早退,导致生产线运行不畅;埃及技术工人不愿打扫卫生,车间环境一团糟……中国人和埃及人共事,存在的语言隔阂、文化差异、生活习惯不同等各种问题,一时间矛盾重重。

在沙漠上点燃的窑火,闪闪烁烁,经受着考验,如何把中埃员工两根“灯芯”捻在一起?曹国荣不断思考。

熔融

就像生产玻纤

要将不同属性的天然矿物混合后

再高温熔融

让大家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

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麻烦,管理团队每日忧心忡忡。最初,巨石埃及公司套用国内的管理模式。比如,针对很多埃及员工不能每天准点上班,设立了“全勤奖”,但效果不明显。

曹国荣发现,照搬中国的管理模式或一味迁就对方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——消除隔阂的关键是双方融合,融合的关键是文化交融,而这涉及生活习俗、交流方式、价值观念等多方面。

 

比如,原本巨石每月18日发放工资,但埃及员工反对,因为埃及人习惯月头交房租、买生活用品。于是公司将产量计算截止日改成每月25日,每月1日发工资。考虑到埃及员工的宗教信仰,巨石建设了专门的埃方厨房和食堂,严格把控食材来源和烹饪方式,供应各类埃及本土美食。在采访中,厨师长亚瑟自豪地对记者说:“想要吃遍埃及美食,来巨石埃及食堂就可以了。”

 

此外,公司定期组织拔河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友谊赛,增进中埃同事间的友谊。同时开展各类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,帮助埃及员工了解中国。

慢慢地,吴平在埃及员工身上发现了很多优点,“他们的荣誉感很强,肯吃苦,被当众夸奖后,工作积极性会提高,我们只要做出正面示范,他们也会效仿。”

迪娜进巨石时还是个20岁的姑娘,刚从开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。她不愿意像身边不少女性朋友那样在家“相夫教子”,希望有自己的事业。尽管专业不对口,但她有股倔劲儿,从零学起干质检员,工作十分卖力。

“中国师傅从来不说大道理,都是给我们做表率。”32岁的乌萨玛2014年进巨石时,就在吴平的车间。一开始,他特别不理解这个“憨憨”的中国领导,“别人都下班了,他还在车间忙,有时会把我留下来,帮我复盘一天的工作。”日复一日,乌萨玛终于被吴平的认真劲打动,开始主动学习技术。

 

原本,埃及技术工人不愿搞卫生,认为这是清洁工的活,不该技术员做。有一次工厂停水多日,后来调来了运水车,集中冲洗厕所。曹国荣等中方高管自己戴着手套一边蘸水,一边擦洗。一旁的埃及员工看到后,也默默加入了清洁队伍。

“融合是相互的,你靠近我一点,我靠近你一点。”在301生产线上,曹国荣渐渐感觉到中埃员工融合的迹象。有一次,为了配合生产,公司要在短时间内接收中国发来的1000多个集装箱、2万多吨物资。一开始,中国员工拉着埃及员工加班卸货。过了几天,埃及员工开始主动加班,让他们早点休息,他们也不走,说“中国同事还在,我们就不能离开”。

最令曹国荣感动的,是301生产线上发生的一次停电事故。

玻纤生产是连续性生产,一旦开机必须保持24小时不间断,因为池窑内玻璃液温度不能低于1400摄氏度,停窑会对窑炉耐火材料造成伤害不说,重新恢复后的废品率也极高。在国内工厂,生产线停电,是重大事故。

 

而这样的重大事故,曾一天发生了两次。

当天正值埃及传统节日,公司按当地习俗,全厂放假,曹国荣立即组织中国员工赶回来抢修。埃及员工看到中国人都回了车间,先是三三两两,后是成群结队,最后所有人都赶回来帮忙。

当天夜里,在拉丝车间,中埃员工一起搬了一夜玻纤丝。看到这一幕,吴平心中一暖,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。“两国员工的融合,就像玻纤生产中,要将不同属性的天然矿物混合后,再高温熔融,让大家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。”吴平说。

301生产线燃起的点点星火,在中埃两国员工的共同呵护中,终于熊熊燃烧起来。

燎原

一块巨石见证了301生产线十年运行

也见证了中埃合作的燎原之势

它会像金字塔一样恒久伫立

埃及巨石公司厂区内,各条生产线24小时运转,中埃员工紧密配合。厂房外,一辆辆货车排着队,将下线的产品运往港口。

10年来,301生产线培养了一大批埃及优秀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,29岁的伊瑟兰便是其中一位。如今,他已转岗到302生产线,担任车间工艺组组长,负责工艺质量控制和管理,安排每天的络纱工作,并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。

 

当年,伊瑟兰从开罗大学电力学专业毕业后,进入巨石成为一名工艺员。面对这个好学好问的埃及徒弟,车间主任金义群一开始有点“懵”,“语言不通,生产线上又都是专业术语,翻译软件也用不上。”金义群用上了“笨办法”——手把手教,一遍遍操作演示。伊瑟兰踏实肯干又头脑灵活,很快上手。如今一个简单手势,两人就能互相理解,成了工作中的“最佳拍档”。半个多月前,伊瑟兰的妻子产下了家中的第二个男孩,他按中国习俗给金义群送了份“喜糖”。

巨石埃及现有埃及员工近2000名,占总数的98%,收入每年增长10%。“靠着在巨石工作的收入,我可以养活一家四口,只要我努力工作,未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。”伊瑟兰说。

如今迪娜已经30岁。几年前,她从质检员转岗到了计调物流部,还当上了部门副经理,成为公司唯一的埃及女性中层。说起这份工作,她充满自豪,“我是全家人的骄傲,爸爸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夸我,说我是中国企业的女中层,工作棒棒的!”

 

在巨石,迪娜还收获了爱情,认识了同事阿卜杜拉。2019年,他们走入婚姻殿堂,搬进了在苏伊士购置的新房,还全款买了一辆小轿车。

这些年,巨石大力培养和提拔埃及员工,让中国管理团队逐渐向顾问角色转变。7个高管中,3个是埃及人;中层干部中埃及人占比达80%。“巨石不仅是中国的,也是埃及的,中埃两国员工都是巨石的主人。”吴平说。

同时,巨石不断将埃及骨干员工和管理人才送到桐乡总部培训,举行传统拜师仪式,让他们在各个岗位向中国老师学习。

今年37岁的阿德勒在巨石埃及公司工作10年,从工程师晋升为车间副主任、主任,如今当上了副总经理。他曾多次到中国培训,“除了技术和管理,中国的‘工匠精神’让我受益匪浅。”不久前,他开始在开罗大学进修MBA课程,“中国有句话叫‘学海无涯’。”

 

巨石在埃及的成功,为中埃产业合作发挥了示范作用。10年来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落户埃及。2016年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埃及期间,与埃及总统塞西共同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,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开始崛起。

作为合作区最大的中方企业,巨石埃及公司总投资已达10亿美元,并带动矿产、包材等上下游企业落户。巨石埃及的建设发展还在当地产生了辐射效应,沙特、阿联酋、叙利亚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企业纷纷来此投资,目前已有150家企业入驻,实际投资额达20亿美元,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。

“这是双赢的合作!”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瓦利德·贾迈勒丁曾和中国驻埃大使廖力强一起,参加了巨石埃及公司第4条生产线点火仪式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以巨石为标杆,大批境外企业来埃及投资兴业,不仅填补了埃及相关产业的空白,促进了劳动力技能提升,更为埃及人民铺就了勤劳致富的幸福路。

矗立在当年301生产线点火时建起的“纪念碑”前,我们可以发现,它使用了和金字塔同样的石灰岩材质。“这块巨石见证了301生产线10年运行,也见证了中埃合作的燎原之势,相信它会像金字塔一样恒久伫立。”吴平说。

在巨石中一个个身影、一张张面孔的背后,我们仿佛听到了一声声历史的回响,那是大漠孤烟里的悠扬驼铃,是碧海汪洋中的桨声帆影,更是301生产线点燃星火后,“一带一路”上传来的悦耳和声……

 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工信部备案号:鲁B2-20041020-3????版权所有??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????
热线:400 9692 921??电话:0534-2666809????传真:0534-2220102????邮箱:frp@cnfrp.com
?Copyright (c) 2002-2022 CNBXF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??
? ? ?

??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3号

????????